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通用7篇)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通用7篇)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篇1
为加强对心理咨询档案的管理,确保有关资料的完整和安全,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学生的.心理咨询档案,由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人集中统一保管;
2、心理咨询档案保管室应当保持整洁、干燥、通风,注意加强防潮防腐防虫蛀等工作;
3、心理咨询档案保管室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火防盗等相关设施;
4、心理咨询档案中的信息资料只供工作需要查阅,概不外借。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篇2
1、心理咨询员要树立为求询者心理健康服务的思想;
2、必须严格保守求询者的隐私和秘密,严禁在任何场合下向他人泄密;
3、咨询员要讲究文明礼貌,对求询者应当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可亲;
4、尊重求询者的人格,不歧视、不批评、不敷衍了事,进行心理咨询时,不得做与咨询无关的'其他事情,真诚为求询者解除心理问题;
5、咨询员要遵守时间,按时接待求询者,及时、认真、妥善地处理求询者提出的问题;
6、咨询员要努力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素质;
7、咨询员要为求询者认真建立和妥善保管好心理健康 档案。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篇3
一、社区心理咨询室主要负责辖区内居民心理健康的咨询工作。
二、社区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辖区内有轻度心理障碍或情绪异常的居民。
三、社区心理咨询室通过对辖区居民的心理咨询、辅导,使居民具备健康的心理。
四、社区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内容:排除居民的心理困扰、疏导居民、紧张情绪、解决居民的人际交往困境、开展居民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五、接待咨询时,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咨询环境,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耐心倾听,并做好记录;咨询谈心采用来人咨询和上门咨询相结合、定时咨询和预约咨询相结合的方式。
六、心理咨询室负责及专职辅导员要做好日常管理和来访来询接待辅导工作。
七、保持心理咨询室卫生、整洁、温馨宜人、设施设备齐全。
八、心理咨询人员要为咨询者严守个人秘密,保护其个人隐私。
屏东社区心理咨询室简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婚姻情感、子女教育、青少年心理障碍等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惑和烦恼。为此,社区积极寻求优秀心理辅导专家彭丽华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工作,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心理咨询工作的需求。社区心理咨询室建成后,将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为社区居民排解因婚姻、情感、学习及工作带来的心理问题,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倾诉心声,减少烦恼,缓解压力,共享欢乐的场地。
心理咨询的功能:
1.面向居民宣传普及心理常识、促进居民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人格。
2.咨询师提供有关心理学知识,协助咨询对象明确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发展任务和应对策略,积极创设有利于发展的正确的心理社会环境;
3.对心理偏常或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居民进行诊断与辅导。
心理辅导过程简述:
1、准备做好登记,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主要问题。
2、分析做好对来访者的问题的理论和实际分析,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程度做一个书面分析。
3、辅导
(1)应对来访者给予同理、尊重、温暖,尽量让来访者做充分的倾诉。
(2)根据来访者的问题设计辅导方案,说明辅导的次数、每次辅导的时间和每次辅导的主题。
(3)根据来访者的要求和现状做一些适当的心理测试。
(4)及时小结每次辅导的反馈。
(5)要遵守保密原则。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篇4
为顺利、有效地推进心理咨询工作,确保心理咨询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1、心理咨询员每次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后,应当及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2、通过心理评估,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应当进行合理分类,及时反馈;
3、反馈单分为两类。一般心理问题学生的反馈单,该单(F1)一式两份:班级、心理咨询室留存;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或现实危险倾向的.学生的反馈单,该单(F2)一式五份:班级、心理咨询室、教务处、政教处、安全处留存;
4、反馈给班级的反馈单保存在分管教师处,并建相应的文件夹;
5、反馈单不应包含需要保密的内容;
6、反馈单应当提出必要的教育教学建议。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未成年人专门教育育新工程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专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工作主动性,及时发现有危机或潜在危机的学生,并及时进行干预,预防学校发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监管事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第三条 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改造为目标,坚持教育为主,重在预防的原则,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危机应对方法,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改造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以及危机应对方法等。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减少或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为学校的稳定工作服务。
第四条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标: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心理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构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
3、当学生遭遇重大事件或个人内在冲突时,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和援助,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正确的应对心理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4、对不属于咨询范畴、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心理治疗或住院治疗等干预措施。
5、发现有自杀企图并计划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立即对其实行有效的连环包夹,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并迅速组织心理咨询师到班级,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因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而给管理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第二章 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对象
第五条 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对象是指符合下列标准的学生:
1、在档案排摸过程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2、因适应困难、生活困难、身体病痛等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因个人情感受挫、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内向孤僻等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学习过程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生病、死亡或伤残无人照顾等)、遭遇性危机(他人伤害、暴力、侵犯、意外事故等)、受到惩处(扣分、学习不顺利等其他事件)的学生。
第三章 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第六条 危机干预模式分成危机前、危机中与危机后三个阶段的干预,各阶段有不同的干预方式。
第七条 危机发生前:
1、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和落实学生危机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式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危机应对心理准备和应变能力。
2、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
3、组织心理矫治专业人员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第八条 危机中有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法,如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材料发放等,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干预的最佳时期一般在事件发生24小时之后,72小时之前。干预策略要具有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创造性。
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要在评估其危险程度后,对高危人群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提供及时干预,积极开展心理救助。面对学生有自杀和伤害他人的倾向,明确告诉来访学生,为了他(她)及他人的安全,需要通知有关人员,要求学生做出不做危险行为的承诺,同时对其以及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九条 危机后应有适当的抚慰与健康教育,使学生能从危机中学习到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
第十条 心理危机干预后期跟踪:
1、心理矫治中心要根据各班提供的情况,组织心理咨询人员定期以预约咨询或随访咨询的形式,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在班级。
2、对于发现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的学生,各班应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应安排包管老师、心理互助员、该学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应急预案,随时预防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心理咨询室应对他们保持密切的关注,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第四章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
第十一条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分成专业人员与相关人员。专业人员主要为心理咨询室的专兼职人员,相关人员包括班级心理辅导员、其他教官。
第十二条 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专业人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
2、具有国家颁发的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3、具有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有相关工作经验并接受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习。
第十三条 应定期对从事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官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知识素养。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篇6
1、填写学生基本资料、生活史、成长史、严重不良行为史等情况反映;
2、组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客观地分析测试数据;
3、对心理测试后,无明显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建立普通心理档案;
4、对心理测试分析及日常工作中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写出阶段性心理咨询小结,建立心理咨询档案;
5、不断充实完善有关资料,做到规范有序,及时整理归档。
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 篇7
为了拓展学生学习情况收集渠道,从学生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反映”了解掌握学生的心情和情绪,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稳定学校管理秩序,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学生“情绪晴雨表’是学生反映自己真实心情、情绪的`预报表,是管理人员知晓学生情绪状况的反馈表。
二、学生应在每日晚上七时以前根据自己的情绪实际情况如实把自己的姓名标签插在“情绪晴雨表”相应的位置上,如空位不够可重叠插放。
三、班级心理互助员(各班在心理互助员中固定一名)必须在每日晚上八时以前检查学生“情绪晴雨表”标签数是否齐全,如不齐全,要进行清理,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学生情绪统计表》上,对当日情绪出现郁闷、烦躁的学生要及时上报给当天值班教官;并由班级心理辅导员、互助员先行予以帮助。
四、包管教师、教官对持续两天以上情绪出现郁闷、烦躁的学生要给予谈话,了解郁闷、烦躁的原因,给予疏导;对持续三天以上情绪出现郁闷、烦躁的学生要及时上报班级心理辅导员给予疏导,并将谈话登记在《学生每日心理状态“晴雨表”异常情况登记表》上,对确有问题的,须做好针对性个别谈话记录;对持续七天以上情绪出现郁闷、烦躁,经疏导仍不能缓解情绪的学生要及时上报心理咨询室。
五、对持续十五天以上情绪表现为平静的学生,班级心理辅导员也应该对其进行观察、谈话,防止学生报告虚假情绪表现情况。
六、班级心理辅导员负责对学生“情绪晴雨表”相关制度、表格进行汇总、上报,并指定专人对学生“情绪晴雨表”进行维护、管理,防止出现污损、毁坏情况。
七、心理矫治中心每月对情绪晴雨表的损坏、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相关推荐
- 管理考勤制度推荐32篇
管理考勤制度(精选32篇) 为提高镇国土...
- 车队管理制度目录及细则【汇总三篇】
车队管理制度目录及细则(精选3篇) 第...
- 配电房管理制度集锦通用28篇
配电房管理制度集锦(精选28篇) 低压配...
- 小学家校联动制度(推荐3篇)
小学家校联动制度(精选3篇) 为落实贯...
- 公司考勤和管理制度(30篇)
公司考勤和管理制度(精选30篇) 为规范...
- 考核管理制度精华【实用三篇】
考核管理制度精华(精选3篇) 为了进一...
- 公司保洁员管理规章制度范本(推荐3篇)
公司保洁员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精选3篇)...
-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及流程(实用五篇)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及流程(通用5篇)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