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正文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新(通用3篇)

2025-09-30 20:20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新(精选3篇)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新 篇1

郑,男,19xx年6月出生,江苏阜宁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xx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多次任教过强化班、毕业班语文。

该同志20xx年至x年有10多篇论文在《语文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次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x年指导王烨同学获得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其本人获得一等指导奖奖牌;在县有效教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教学实绩显著,多次获教学实绩奖。

该同志年年获得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xx年其担任班主任的初三(6)班被盐城市教育局、共青团盐城市委表彰为先进班集体。在x年中考中,该同志担任班主任的初三(11)班有13人超700分,有26位同学达四星级高中录取线,获得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

韦亚红,女,生于1978年,1999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99年教学以来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我的自律信条。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恳、兢业、坚持出满勤,干满点。她热爱学生,团结同志,锐意教改,勤于实践。带领本组同事主持的市级课题,获得县、市局领导的好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经常说,庆幸自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这希望的田野上!

他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决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够进行单独辅导,如邱莉莉等同学,学习有障碍,能无偿进行个别辅导,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能嘘寒问暖,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经济上的补贴,如叶红等同学成绩优秀,但家庭困难,我能经常给予关照。

工作三十多年来,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坚持超负荷工作,有事尽量不请假,为学校排忧解难,在学校地理老师紧缺的情况下,担负数学和地理两科教学任务,不叫苦,不叫累,吃苦在先,享乐在后,遇事先考虑别人的难处,换位思考。

夏咸成,20xx年毕业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书必先育人,他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在x年6月份的一节第四节课,在辅导学生问题的时候,突然听到很大的响声,我回过头去,是一位女生叫邵银银突然晕倒在地,他想都没想,我就抱起女生往楼下跑,楼层高,他累得喘不过气。但是他仍紧牙关抱着学生他去。到医院经医生检查,他二话没说到缴费处交了医药费。等她安定下来我到医院食堂买了一点东西给她和一起来的同学吃,看看手表快一点了,我还是不放心我就一直陪她打完吊瓶。作为电教处干事的他,负责电教处的日常工作。学校用计算机考勤和人工点名相结合,他负责每周周末必须把考勤材料准备好。他通常是星期六上午从两台指纹考勤机上先采集数据,然后再进行材料处理设计。每周星期二他负责全校办公室的人工点名,学校的每个办公室由于分布较散,他每次点名跑完每个办公室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

她常说:“我的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着责任。

在教学上,她坚持“严、真、细、实”,所带的班级,在纪律、学习和其它活动方面向来都是全校最好的,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始终名列全年级第一名。

她觉得师德体现的不仅是自爱,更重要的是去爱别人。她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有很多学困生在她细微的关怀下,都成了她的知心朋友,她用真诚,宽容和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在教科研方面,她围绕课改理念,领会课标内涵,认真研究教材,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并运用于课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学生也特别喜欢她上的课,学生们觉得听她的课不累,并更容易学到东西。她的课在县局组织的相关赛课活动中多次获奖。她不仅注重实践,也重视理论:她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县市评比活动中获奖。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新 篇2

作为老师,他给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课程3门,教学效果优秀,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奖和校级教学质量奖。三年共指导研究生9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x人。

作为学者,在学术方面,xx教授共发表学术论文123 篇,其中,核心期刊90篇。xx教授现已主持14项纵向课题,其中省部级12项,主持横向课题10项。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成果要报》的形式报送国家政治局作决策参考。现共出版专著26部。

作为院长,他带领学院领导班子把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做好,将经济学院的发展努力推向高峰。

一、教书育人,服务学生

敲门进入办公室,恰有一名学生在向他咨询学习与考研方面的相关知识,李老师招呼我们坐下稍等片刻,在说明来意之后,李老师很坦然地要我们放开来问,不要拘束,他的话语一下子将我之前的紧张与疑虑消除。

在提到自己众多称谓中最喜欢哪个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师”这个称呼,他喜欢自己的学生称他为“李老师”。说到怎样定义“成功”时,他笑了,在他看来,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看到学生每天都能开心的笑,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将讲得知识能真正弄懂、理解,并能融会贯通。老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的,每一个老师也都是从学生阶段一步步走过来的,作为老师,能多付出就多付出一些,要以服务学生为主。要想做好一名优秀教师,就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本科生尚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力,要教会大家怎样少走弯路,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好准备。

每次上课,教室中都是座无虚席,不仅是他应教的学生会按时上他的课,就连外专业和研究生也会跑去听他的课。听他的课,同学们都说是一种享受,在课上,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将自己大学各种经历和在国外的经历与所学的经济知识密切联系起来,让同学们在娱乐的同时学到很多书本之外的东西,思索人生道理。在谈笑之间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令大家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二、培育学生,讲求方法

提到当代大学生应重点培养的'方面,有自己的道理,他认为培养学生不能舍本求末,不能只凭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只有自己不断激励自己,培养自己好的习惯,才能有所成就。

在他看来,学生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培养,首先是良好的精神面貌,要有志向。志向不是理想,理想是不能实现的,而志向却是因人而异,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看得到成果的。他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志向,更要有为自己的志向而努力的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志向去成就自己的事业。其次,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品质,要深知只有比别人多付出才能有更多的收获。他说学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了,才能看到成果。再次就是作为年轻人,要有社会公益性,有关心社会、关心父母、关心朋友的爱心,又在平时生活中发现美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上李老师的课,他经常向学生灌输一种追求与别人不同的思想,只有知识的积累与变化才能决定着自己的不同。他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之后与他人有所不同,独立思索问题,有更大的优势。

三、仰止弥高,钻之弥坚

xx老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经济学院新开设“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实现了教学的国际接轨。20xx年,该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而他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学生默契配合的功劳。同时,在自己的科研成就方面,并没有谈到多少,他说自身的这些成就微不足道,只有作为老师,和学生一起取得的成就,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在学院领导方面,他积极改革人事制度,引进师资与硬件设备,以本科建设为主,紧抓课堂质量。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他首先提出建立“班主任制度”,为各班配置优秀教师作为班主任,多与学生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同时在本科建设中,初步构想按模块培养,即按照学生考研与工作两个模块分别培养,多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找出路。

谈到自己的志向,笑着说,自己在50岁之前的志向就是做一个好老师,把自己主讲的国际经济学做好,看着自己的学生都能有好的出路。

走出李老师的办公室,傍晚的夕阳笼罩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位一直兢兢业业的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把他的整颗心都放在了教学上,心中牵挂的始终是学生。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什么是师魂,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新 篇3

陈云,油坊中心校

用奉献与爱心熔铸在平凡的事业中

陈云老师,她深爱着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热爱班主任工作,更爱自己的学生,她把对学生真挚的爱与奉献融汇在她的事业与情感中,平凡的三尺讲台,她创建了全新教育理念,“学习主题明确 ,学生全程参与,单位时间收效”的独特教学模式,让课堂生动有趣,成效突出,连续几年所带毕业班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市人事局嘉奖。

相关推荐